曹杨职校:以赛为帆,破浪前行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22汽修(中高)2班 陈王浩焱

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中职组)的这段经历,于我而言,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奇妙旅程。从备赛时的紧张忐忑,到赛场上的全神贯注,再到结束后的反思沉淀,每一个瞬间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

备赛阶段,我深刻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为了在比赛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我制定了详细的备赛计划。每天除了钻研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术细节,还要攻克一个特别的难题——项目三的演讲环节。由于缺乏公众表达经验,我总是在练习时紧张忘词,眼神躲闪,声音发抖。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我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演讲,录制视频逐帧复盘表情和语气,甚至主动向语文老师请教语言表达技巧。老师建议我先从写逐字稿开始,将专业内容转化为流畅的口语化表达,并通过模拟赛场环境进行脱敏训练。那段时间,我常常在实训室的空教室里,对着空荡荡的座位“演讲”,直到深夜。这个过程不仅让我逐渐掌握了演讲节奏,更让我明白:技术能力需要扎实,表达能力同样是职业素养的重要部分。

比赛当天,站在赛场上的那一刻,我既兴奋又紧张。看着周围身着统一工装、操作熟练的竞争对手,我暗暗给自己打气。然而,当比赛正式开始时,意外状况突然出现——实际流程与我们赛前模拟的顺序完全不同,原本计划先进行的电路检测环节被调整到了最后,而我最担心的演讲环节被提前至第二个项目。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瞬间手心冒汗,大脑一片空白。但想起备赛时老师反复强调的“随机应变”,我立刻深呼吸调整状态,迅速翻看过程性文件,重新梳理任务优先级。在演讲环节,我尽量放慢语速,用平时练习的“关键词提示法”串联内容,虽然声音仍有轻微颤抖,但总算完整地完成了表达。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赛场永远充满变数,唯有保持冷静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才能从容应对挑战。

比赛结束后,无论成绩如何,我都觉得自己是有所收获的。通过与其他选手的交流和对比,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优势在于对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操作规范的掌握较为扎实,故障诊断逻辑也较为清晰;但不足同样明显:一是在设备创新应用方面,我们团队习惯于使用常规工具,对赛场提供的新型检测设备开发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智能化功能;二是团队应变能力欠缺,面对流程变动时,前期沟通效率较低,导致部分环节时间分配失衡。这些问题为我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将主动学习行业前沿技术,参与创新实践项目,同时加强团队协作模拟训练,通过定期开展“突发状况应对演练”,提升成员间的默契度和应急反应能力。

这次“星光计划”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较量,更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机会。它让我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在挑战中学会了用勇气直面恐惧,用坚持突破瓶颈;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匠心型”技能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