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工业:带训深耕厨艺,执裁感悟美育
——一位带教教练的“星光计划” 之行
发布时间:2025-07-08      来源: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作者:王峰

2025年2月,我有幸担任学校上海市第十一届星光计划“烹饪(西餐)”项目的指导教练。这是我入职以来第三次备战“星光计划”,“星光计划”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是一个提供全市中职院校专业技能大比武的平台。

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带训机会,也感谢系部其他老师为我们不辞辛劳的付出。从二月份至比赛结束三个余月的训练,使我受益匪浅,学习到了许多正常工作和生活当中难以学到的东西,同时认识了其他学校的专业老师,从他们身上也学习到了许多难能可贵的东西。

师生共赴:超越自我厚植素养

在第十届星光计划,烹饪(西餐)项目获得了金牌,这一次的竞赛相比上一届更有压力。对于领导的期望,学生的现状来讲,颇有困难。但是回首看,学生在高压的情况下训练了3个多月的时间,特别是针对本届长达6小时(含开收档)的赛程、三个核心任务模块(鱼肉主菜、盘式甜品、西餐基本技能)以及严苛的时间管理要求(如点单出菜仅15分钟窗口期),始终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是因为我们师生目标一致、行动一致,虽然训练是枯燥的,但是我们也体会到了技能不断提升的乐趣。

与正常上课所学习到的内容有很大不同,备战星光计划技能比赛,学生既提高了技能,又能扩展视野,还提升了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于和队友之间的团结、互助、相互学习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利用”和反对食材浪费的理念,这在日常教学中是较少涉及的,但在备赛过程中,我们通过严格执行“食材订料单”制度(Y/N选择预制量)、精确计算食材用量、反复练习减少边角料,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节约环保在专业领域的重要性,这也将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宝贵的素养。

执裁收获: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带训任务,我这一次还担任本项目的执裁工作,这是我第三次担任裁判的工作。本次执裁工作让我更深入地实践了大赛采用的“测量分”(客观)与“评价分”(主观)相结合的评分体系。担任执裁工作可以让我更近距离地观摩到更多的比赛作品,同时加深对比赛规则的领会,例如在“测量分”环节,需要多名裁判共同确认客观标准(如工作台清洁度、出菜份数准确性);在“评价分”环节,则需要三位裁判独立依据权重表(0-3分)对风味、质地、创意摆盘等主观项目打分,并确保分差≤1分,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评判精度和一致性把握能力。这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带训。

比赛不同于日常的教学,在比赛中大部分的选手水平接近,最后拉开距离的恰恰是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技术文件中强调的细节,如砧板颜色分类使用(红-肉、蓝-鱼、黄-禽、绿-蔬果等)、工具箱的严格尺寸限制(必须能放入1/1份数盘加盖)、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开档、收档要求)、以及在高压下确保按时出菜(超时菜品不予评分)等,都在执裁过程中得到了最直观的验证。在执裁的过程中我也深感自己的不足,要学的知识和技能太多,通过这次的执裁工作,更激发了我对烹饪专业教学的热爱和对烹饪美的发现,我更有了一种要把这种烹饪之美的体验传播给学生们的意愿。这次带训和执裁经验,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于一向热爱生活的我来说,能参加这次执裁是非常高兴和激动的。通过训练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提高了技能,真是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烹饪教育是一种美育。正如德国美学家席勒所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技术文件中明确将“菜肴展示的重要性”、“创意摆盘”纳入能力要求,并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作为重要原则,这都印证了烹饪美育不仅在于视觉味觉,更在于与环境和资源的和谐共生。

通过这一次的带训和执裁,我觉得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烹饪知识和技能,还从许多老师身上学到了教育教学、带比赛的方法,特别是对竞赛规则(如评分流程、违规处理、仲裁申诉程序)、技术细节(如设备工具清单、食材管理、安全卫生规范)以及世界技能大赛(WSOS)标准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8.jpg

今后,我将把在竞赛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本届星光计划强调的规范化操作、细节把控、时间管理、成本意识、环保理念以及主客观结合的评判思维, 运用到日常的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教学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