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以代码为笔 追星光前程
——我校简莹莹同学与其“全女生团队”大数据破壁纪实
发布时间:2025-06-25      来源: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作者: 闵春江

日前结束的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场上,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2022级数媒贯通1班的简莹莹同学,与队友们一同完成大数据技术领域的精彩跨越。回首备赛与参赛的点点滴滴,她心中充满了感激、挑战与成长的复杂滋味,这份经历于她而言,弥足珍贵。

集体照.jpg

直面挑战,师生偕行

作为一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挑战“大数据集群与运维搭建”赛项,是一次充满未知与突破的“星光”征途。对她而言,这无疑是一片相对陌生且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集群搭建、系统运维、数据处理与可视化,这些词汇背后蕴含的深度技术逻辑,与她日常接触的设计思维和视觉表达有着显著的差异。

幸运的是,简莹莹和她的队友们并非孤军奋战。指导老师闵春江老师,宛如她们探索这片技术密林的领航探灯。闵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包括简莹莹在内参赛选手们定制了详尽的学习计划和训练方案。从最基础的Linux命令、Hadoop生态组件原理,到复杂的集群配置优化、故障排查,闵老师总是不厌其烦,手把手地引领她们一步步揭开大数据技术的神秘面纱。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她们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方法,让她们在面对未知时能够保持清晰的思路。

简莹莹所在的团队3名女生组成。在许多人眼中,技术领域尤其是底层运维搭建,似乎是男性的“主场”。但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专注、细致与坚韧同样是制胜的法宝。备赛过程中,她们互相鼓励,彼此扶持。遇到难题时,一起查资料、讨论,向老师请教;取得进展时,共享喜悦,互相打气。这种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团队情谊,是简莹莹在比赛中收获的最宝贵财富之一。

攻坚克难,锤炼技能

在团队中,简莹莹主要负责的赛题模块是Linux系统基础配置以及Python的数据处理与可视化。这对她而言,无疑是核心挑战区。

Linux的命令行世界,要求绝对的精确与逻辑思维;而Python的数据处理,则需缜密的算法构思和对数据结构的清晰把握。她经历了从最初面对陌生命令时的茫然,到能够独立完成用户管理、文件打包等任务;从对Pandas库的生疏,到能运用其进行数据清洗、分析,以及借助Matplotlib、Pyecharts等开发库将冰冷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生动图表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反复的试错与不断优化的调试。

“每一次报错信息的解决,每一个预期可视化的实现,都伴随着巨大的成就感。”她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能的精进唯有在实战的磨砺中方能获得。

比赛.jpg

帧帧匠心,言绽芳华

本届大赛新增的8分钟成果展示汇报环节,对简莹莹和她的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对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对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的全面检验。

为了这宝贵的8分钟,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从汇报框架的搭建、技术亮点的提炼,到讲稿的逐字打磨、PPT的精心设计与美化,再到模拟演练时的语速、仪态、时间把控,每一个环节她们都力求完美。她们的目标是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晰、流畅、自信地将团队的努力成果和风采展现给评委和观众。

“这个过程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总结归纳能力和临场表达能力。”回顾这一磨练历程,简莹莹和她的队员们,话语里都是收获满满的欣喜与骄傲。

汇报.jpg

知行淬炼,星程发轫

星光大赛的舞台已然落幕,但简莹莹表示,这段经历给予她的馈赠却将长久伴随。她不仅系统性地学习了大数据集群运维与数据处理可视化的前沿知识和实操技能,极大地弥补了专业背景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她磨练了在高压环境下专注学习、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的意志品质。“闵春江老师的悉心教导、队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那份为共同目标奋力拼搏的经历,都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记忆珍珠!”

这次的“星光”之旅让简莹莹意识到,专业背景并非不可逾越的壁垒,兴趣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导师的引领、团队的协作以及不懈的努力,都是帮助她跨越鸿沟,触及更广阔的天地的最为坚实的桥与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段 “星光”下的日子,已然是她求学路上最闪耀的收获之一。她相信,这段经历赋予她的知识、技能、勇气与信念,将如同一颗颗种子,深植于心,激励她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无畏探索,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