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1日,迎来了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维修”项目的决赛。奉贤中专汽车专业的6名选手,代表学校首秀新能源汽车维修赛场。几十个日夜的艰苦训练,终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绽放,师生团队以“首战即决战”的姿态,在新能源汽车维修的赛道上留下了自己的奋斗印记。
赛前:全链条筹备,筑牢技能根基
年初,作为首次涉足该赛项的“新兵”,奉贤中专接到比赛任务后,迅速组建由汽修专业组骨干教师领衔的专业带教团队。针对“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分析”和“新能源汽车维修“三个模块的艰巨任务,团队首先对家底进行了盘点,发现我校没有荣威 i6 MAX EV 整车和故障诊断台架;选手队伍也参差不齐,有刚入校半年多的一年级新生,还有半数非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在“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条件下,怎样备赛成为专业老师们头疼的问题。经过多次讨论,大家形成了迎战策略:一是硬件方面借助现有的荣威EI5替代大赛用车完成部分的比赛内容;二是借助外校资源尽快熟悉设备;三是形成 “理论+虚拟+实操”的三位一体的训练计划。有了计划和策略,师生团队也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带教老师白天无课时段给选手恶补理论,有课时段就让学生进行虚拟模拟训练,晚上指导老师和选手们一块探讨、分析案例、识读电路图……
几个月来,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汽修专业以最快的速度购置了新能源故障诊断仪X431和电阻测试仪、安全防护等设备、工具;同时开辟“备赛绿色通道”,建立从食宿安排到心理疏导的全方位保障体系昨成为本次比赛的“最强后盾”。
赛中:沉着应战,首秀诠释专业
5月31日,比赛场上,面对新能源汽车复杂的电控系统与限时任务,我校汽修专业的选手们展现出较好的心理素质。在“动力电池故障诊断”环节,虽然有部分故障无从下手,但两组队员都没有慌乱,积极配合,把能得到的分数尽量拿到手,表现出训练有素的风范;“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分析”模块,是选手们心里最无底的环节(因为无设备,训练不够),如何检测、分析、验证都是难题,选手三人组严格按安全流程、现场研究、摸索,成功地完成了部分内容。选手们经受住了压力和考验,表现出奉贤中专汽车专业学子的应有精神风貌。
“当看到学生们在高压下仍能保持操作规范,就知道我们的‘匠心训练’有了收获。”本次带教老师之一的陈平老师表示,选手们对工具摆放的6S管理意识、对数据参数的精准把控,正是汽修专业长期推行“赛场标准进课堂”的成功体现。
赛后:以赛为镜,开启新程
首次参赛,师生团队收获了比成绩更珍贵的“成长密码”。在赛后总结会上,选手们分享道:“原来新能源诊断不仅要懂技术,更要会‘读’车——通过数据流判断‘车的语言’才是关键。”指导老师赵会霞则聚焦细节反思:“仿真训练与实车操作的衔接、新型诊断设备的教学应用,都是未来需要攻克的课题。”
赵老师认为: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汽车业态在发展,汽修专业也要与时俱进。此次新能源赛项的亮相,就是汽修专业迈向新目标的起点,更是向“未来工匠”发出的邀约——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中,唯有永葆匠心、勇立潮头,方能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培育出更多闪耀的“技能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