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25 年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教师组“汽车技术”赛项圆满落幕。奉贤中专汽修专业赵会霞老师作为全市参赛的12名教师选手之一,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勇于突破的精神,在赛场上展现了我校专业教师的巾帼风采。这场备赛与竞技的历程,不仅是个人技能的淬炼,更折射出职业教育“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
备赛:突破极限,细节成就专业
比赛包括“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传统发动机排故”和“汽车四轮定位”三大模块,这对教师的跨领域综合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备赛期间,赵会霞老师利用课余时间 “泡” 在实训室,夜晚的别克威朗整车上,总能看到她反复练习故障码读取与数据流分析的身影。学校汽修专业组负责人李晔辉老师化身 “模拟裁判”,从安全检查、工具摆放、规范操作、工单填写,到故障设置、数据读取、波形分析,逐一帮助检测,让她深刻体会到 “工匠精神始于细节”。
最具挑战的当属“汽车四轮定位”模块 —— 作为女教师,她曾一度因 “推不动车”(汽车在举升机上前后推行)而 萌生退意。“空挡挂了,手刹松了,用尽气力车却纹丝不动。” 她回忆道。关键时刻,李老师传授的推车技巧让她突破瓶颈。面对“新能源汽车排故”训练中 “无对应车型” 的困境,她用替代车辆模拟操作,甚至在比赛前夜仍向同组老师请教技术细节。这份执着,正是职教人 “逢山开路” 精神的生动写照。
赛场:冷静应变,淬炼职业素养
比赛当日,实车故障与倒计时的双重压力考验着选手的心理素质。在 “新能源汽车排故检测” 环节,突发性通信故障让赵老师一度紧张,但她很快冷静下来,迅速调整状态,通过逻辑排查逐步锁定问题,最终及时完成诊断。手心冷汗与心跳加速交织。这一刻她明白:“技术硬实力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做支撑。”。
这场实战让她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易忽视的 “临场应变”,正是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诊断设备、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则让她直观感受到行业迭代的速度 ——“教材内容已追不上技术发展,教师必须成为‘永动机’。”
反思:以赛促教,重构课堂生态
赛后,赵老师将比赛经验转化为教学改革的 “密钥”。针对“行业技术迭代的紧迫感”,她计划通过企业实践、校企合作更新知识库,避免“教材滞后于行业” 的痛点。在教学方法上,她创新性地把比赛项目拆解为 “任务驱动型” 教学案例,把故障诊断流程设计为学生小组竞赛,融入 6S 管理规范,让课堂成为 “微型赛场”。“学生的扳手握得更稳了,眼神里多了专业自信。” 她欣喜地发现教学成效正在一点点地释放。
“从赛场到课堂” 的转化,正是职业教育 “做中学、学中做” 理念的鲜活实践。赵老师认为:“教师先成为‘选手’,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未来工匠’。”
展望:以赛为起点,深耕职教沃土
谈及备赛历程,赵会霞特别感谢学校的资源支持与专业团队的大力协助:“实训室的深夜灯火、同事们的技术援手,都是我前行的底气。” 对她而言,比赛不是终点,新的起点。未来,她将继续努力,让“精准、规范、创新”的星光精神渗透到每一节课堂,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从学生技能大赛到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校汽修专业教师始终以 “星光计划”为突破口,展现职教人“以匠心育匠人”的执着。正如赵会霞老师在赛后感言:“教育者的成长没有捷径,唯有像打磨零件般雕琢自身,才能为学生点亮职业道路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