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我校23278班李昊洋、23238班张语薇、24238班的夏秦丽和葛玥榕四位学子经过数月的磨砺,奔赴聚焦听说、应用文写作和跨媒体综合能力的第十一届星光大赛汉语言应用能力赛项,开展一场对文字根系与思维韧性的深度较量。
集训淬炼,积跬步至千里
回溯过往,早在冬日寒假之前,经过校园技能节初赛与复赛的选拔,12位二轻学子脱颖而出。而新学期伊始,春寒料峭之时,选拔队集结。训练以周为单位,每周一、二、四、五的下午,选手们定期相约在学校B205教室中进行集训。
吴文丽老师指导听说和综合模块,她以“古、今、中、外、听、说、辩”为七维坐标,构建起汉语语言训练的蓝图。学生化身新闻主持,走近古今中外的人物,开展播报宣讲,从屈原、岳飞到钱学森、黄令仪。大家以问题深刻叩击人性幽微与社会现象。一次次地上台宣讲,一场场的探讨,每一次的思想交锋都让原本青涩内敛的选手绽放出淬炼耀目的火花。
崔莹老师指导应用文写作模块,她引导选手在应用文的阡陌间深耕细作,从公文格式的毫厘之辨,到遣词造句的逻辑思考,一篇篇结合热点话题的习作训练,一段段字斟句酌后的悉心评语,让文字的根系在规范与创意的土壤中交织生长,而选手感受到的不仅是文字的严谨细密,更有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攻坚克难,凝寸劲越山峦
五一劳动节后,抽签结果尘埃落定之际,备赛进入白热化阶段。集训室里,选手们很快便进入到紧张而热火朝天的备赛阶段。该阶段的培训内容紧扣赛程,在听说和综合模块的训练中,选手们在吴老师的带领下进一步强化,在素材积累、信息重组、辩证思考、肢体形象等方面,通过内容拆解、朗读,情景模拟,团体辩论赛等途径进行综合训练,后续更是在汉语训练模拟平台的辅助下进行了多次模拟训练,接轨于真实比赛。
而在读写模块的训练中,选手们在崔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应用文写作进行了系统的训练。通过建立对每一种文体的了解,再到辨析文体与文体间的细微差异,选手从行文格式到遣词造句都被细细指导,写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外,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比赛现场,还邀请了服装表演专业的常悦老师和语文组郭晓宁老师进行了模拟训练。回头望去,选手们早已在不知不觉间翻过万水千山,寸劲初成。
赛场芳华,掬流光育新蕊
5月18日7点到15点,报到合影、集队抽签、按序排队、紧张候场、沉着比拼、匆匆午饭、综合模块从容表达,皆是团队协作的智慧绽放。对于选手而言,备赛无疑是一场不断与惰性搏斗的“拉锯战”。训练的任务是艰辛繁重的,但在老师的陪伴与鼓励中,在“挣扎着爬起来再练一点”的过程中,大家收获了一日独有一日的光彩,最终在赛场上尽情绽放。
赛事终章亦是新篇序曲,虽然此次比赛已经结束,但同学们在这段流华中的所看、所历、所想、所做,在共伴、共乐、共愁、共进中,生长出前行的意志和动力。所有的厚积薄发,皆为破土而出伏笔,积蓄着新生力量,于漫长的似水流年中倾吐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