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Python程序设计项目内容除了编程实战外,还需要参赛选手对项目进行汇报展示。在刚结束不久的该赛项角逐中,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两名选手刘铖、俞妙冉分别斩获19.67分、19分的高分!他们获得高分的密码是什么?5月22日,两位获奖者在学校经验分享会上揭示了高分背后的“技术密码”与“表达智慧”。
科技向善的温度实践
俞妙冉以《数据赋能,“智”引前行——AI+Python在智能盲杖中的创新实践》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汇报展示。整场交流既有技术深度又不失人文温度,充分展现了当代中职生在智能科技与社会关怀领域的创新思考。
她以“代码有温度,技术见初心”开篇,通过详实的用户调研数据和生动的场景还原,展示了如何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深入视障群体生活场景。创新创意部分更是金句迭出:“当Python遇见盲杖,代码就长出了导盲的眼睛”“用算法弥补视觉缺失,让数据成为新的感官”。她巧妙地将技术方案转化为形象比喻,通过“三重智能感知网络”的架构设计,展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创新思路,引发热烈掌声。
传统技艺的数字突围
刘铖以《智绘棋局 匠心赋能——非遗棋盘的数字新生》为主题的演讲,通过“起心动念”“自我实践”“社会价值”三大板块的精彩演绎,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的创新盛宴。
刘铖展现出优秀的演讲素养。他的语言表达流畅自然,专业术语解释通俗易懂,肢体动作大方得体。在演示环节,他熟练地操作设备,对每个技术细节都了如指掌,展现出扎实的项目功底和敏锐的思维。
备赛指南干货满满
两位参赛选手特意为即将比赛的同学们总结出了实用的建议。
“关于场地熟悉,”俞妙冉强调,“建议大家提前到场,不仅要熟悉自己的展示区域,还要留意评委席的位置、计时器的摆放以及灯光效果。”刘铖补充道:“赛前模拟走位也很关键。我们反复练习了从入场到站位,再到使用演示设备的整套流程。要特别注意避免背对评委操作电脑,最好能侧身站立,保持与评委的视线交流。”“与评委互动时,”俞妙冉示范道,“要保持自然的目光接触,可以采取‘3秒法则’——在每个评委身上停留3秒左右。”
他们还提醒大家注意演示时控制语速,重点内容适当停顿;离场前记得整理台面,给下一位选手留下整洁的环境。最后,刘铖说:“保持适度的微笑很重要,但不必勉强。我们赛前互相录像练习,发现自然流露的自信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这场“技术硬实力”与“表达软实力”的深度对话,通过“经验结构化输出”的创新形式,为更多备赛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选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