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 :跨界“追光”的数字媒体探索者
——访我校“Python程序设计”项目参赛选手唐君毅
发布时间:2025-05-23      来源: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作者:董玉涵 、陆佳欣

在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的当下,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唐君毅同学,以其成长历程生动诠释了跨界学习的广阔前景。从最初对编程一窍不通的“数媒生”,到星光大赛“Python程序设计”项目的获奖者,再到团队中的技术中坚,他的蜕变之旅彰显了当代青年突破壁垒、多元发展的动人特质。

唐君毅作为一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当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同学在调色板上调配RGB值时,唐君毅的屏幕上已跳动着Python的代码行。这位看似“不务正业”的设计生,硬是闯进了程序员的领域,用编程逻辑重构设计思维,让艺术感知力与计算思维在数字世界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520日,我们采访了唐君毅同学,了解到他与“Python程序设计”项目的结缘,源于他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规划。尽管报名这个项目,对他来说,专业跨度较大,且更侧重于设计领域,但他深知掌握编程技能将为他开拓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基于这一理念,他报名参加了校级技能大赛的“Python程序设计”项目,并荣获校二等奖。这份成绩极大地鼓舞了他,坚定了他继续深入探索的决心。随后,在第十届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他再接再厉,获得三等奖。

今年4月,当第十一届星光计划大赛参赛通知再次送达时,唐君毅已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这次要争一保二!”在备赛期间,他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从基础语法到算法优化,从典型例题到实战模拟,层层递进地夯实每个知识模块。

在备赛的漫长征途中,唐君毅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复杂的算法难题和密集的训练强度,他也曾陷入瓶颈,一度萌生退意。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拆解—突破—复盘”攻坚法则:先将复杂问题模块化分解,再针对薄弱环节重点突破,最后通过系统性复盘巩固成果。这套方法论,再配合以指导老师“把脉问诊”式的精准指导,让他的编程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质的飞跃。

作为参赛团队的核心,唐君毅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他耐心为新成员答疑解惑,系统梳理参赛经验,将“问题分析→解决方案→优化思路”的完整方法论倾囊相授。这种传承不仅提升了团队整体实力,也让他的领导力得到淬炼。

“比赛带给我的远不止是奖项,”唐君毅感慨道,“更有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自己的反复研究最终突破的豁然开朗。”

从技术小白到技术能手,从迷茫探索到现在肩负重任的主力队员,这条成长之路见证了唐君毅同学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在星光计划的舞台上,这位追光少年正用坚持与智慧证明:当艺术想象力遇上技术执行力,必将绽放出璀璨的青春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