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来自8所中职校的43名选手齐聚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建筑CAD)项目比赛。选手们很早进入赛场,等待一场激烈的竞争。
一场规范、科学、专业的技能大赛
今天是星光大赛中职组比赛的第一场赛日,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周齐佩老师、职教装备科科长潘波老师专程来到比赛现场,察看了比赛的推进情况。
巡赛间隙,装备中心的老师热情地为学记们介绍了星光大赛的赛项布局及内容。相比上一届技能大赛,本届大赛在赛项设置上有所增加,中、高职加起来共有113个赛项,特点是聚焦行业需求,着力提升技能,对接国赛世赛。所有承办赛项的学校在本赛项的专业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或在全市属于领先地位。
大赛有三支强有力的团队,分别是承办单位、专家裁判组和督考组。承办单位承担着最多的工作任务,包括“前期考场的准备”“与专家组长的对接和督考老师的对接”“应急预案的制定”“志愿者的配备”等等;专家裁判组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所有的裁判都是遴选相关行业中较有权威的老师以及各学校的专业教师,他们负责整个比赛赛题的编制和比赛过程中的裁判工作;督考组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以第三方的视角对比赛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比赛规范有序。
规范、科学、专业的技能大赛能够促进各个学校更好地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技能大赛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选手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增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通过集训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同学们对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技能的标准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
专业技能大赛塑造专业人才
“作为一名裁判,我发现比赛选手一届胜过一届,”项目裁判长、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耿国荣老师说,“建筑CAD是设计院中最常见的软件,而如何更快更好使用CAD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举办技能大赛能够为行业更精准地选取学生,学生也能够通过集中训练对相关技能更加了解、熟练。建筑CAD对速度的要求很高,几年前,上海一中职学校就有一名学生连续两届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最后进了设计院。“这个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给他的任何任务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个学生就是通过技能大赛的集训爱上了这个行业,也从一个内向的男生变成现如今可以带领项目的技术人才。”
本次比赛是团队赛,两人一组讲究配合,与国赛的赛项更加贴近。原本是一个人一个场景,现在变成了两个人一个场景,为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比赛能为这个行业输送人才,使他们在掌握传统绘图技术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的电脑技术。
抱团看日落日出
紧张的比赛结束了,不少选手步履沉重地离开赛场,但是有两名选手说说笑笑,以轻盈的步伐出了赛场。学记上前采访这两位男生时,他们还十分羞涩,他们是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0级的盛宇晨和季于涵同学。
“题没做完,题量特别大,难度也很高,”盛宇晨说,“尽管如此,三个小时的头脑风暴终于结束了,我们没做完,其他选手肯定也没有做完!”
乐观而又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他从学校脱颖而出,经过学校长达数月的训练,他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他们表示,在备赛期间可以学到很多的专业知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集训时都可以学到,而且还能做到很精。集训备战都是双人合作型的,两人之间免不了磕磕碰碰,而全天候的紧张备战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磨合时间。
季于涵告诉学记,他们两人在夜间灵感是爆发性的,而白天大脑则处于休眠状态,训练效率并不是很高。但是一到晚上一坐就能坐三四个小时,然后以最快最精准的速度完成训练任务。指导老师也曾抱怨,经常凌晨两三点手机铃响收到了他们的作业。下午两三点钟的太阳大家都见过,凌晨两三钟的月亮和星星不是所有人都见过。作为一个团队的战友,“日落日出一起看”也别有一番风味。技能大赛是给自己人生道路铺上的一块砖,两位选手用坚定的眼神告诉学记,再苦再累也是自己的选择,不放弃不气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今日的汗水为了铸造今后的“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累了、输了不可怕,团结一心最终能看到最灿烂的彩虹。